【本報訊】內地一連八日國慶與中秋黃金週假期進入尾聲,綜合治安警察局和旅遊局公佈的入境旅客臨時數據,假期首七日訪澳旅客已突破100萬人次,超過去年國慶黃金週七天錄得的逾99萬人次客量。政府在今年國慶黃金週延續設置氹仔舊城區臨時行人專用區的基礎上,增設澳門關前後街臨時行人專用區,兩個臨時行人專用區已於昨晚7時結束,整體運作順暢。
今年“十一”黃金週疊加中秋節,節日效應明顯,大批旅客來澳遊玩。根據旅遊局公佈的“十一”黃金週入境旅客臨時統計數據,假期首6日累計有91.8萬人次旅客訪澳,日均達15.3萬人次,其中除了假期第二天按年錄得0.4%的輕微跌幅,以及假期第五天因打颱風關係錄得逾兩成四跌幅外,其餘四日入境旅客分別有1.8%至18.1%的升幅。
昨日是一連八天長假的第七天,訪澳旅客仍絡繹不絕,中區及氹仔熱門景點依然人流密集;與此同時,不少旅客盡興賦歸,關閘口岸頻頻有拖行李箱及提手信的一家大細過關。據治安警公佈的出入境數據,昨日本澳各口岸共錄得689,303人次出入境,其中入境旅客136,826人次,出境旅客143,671人次。至於過去七日假期各口岸則累計錄得超過492.5萬人次通關,入境旅客佔105.5萬多人次,出境旅客佔106萬人次。相較去年“十一”黃金週七日假期共錄得入境總旅客99.3萬人次, 今年黃金週首七日客量同比增加6%。
為慶祝國慶假期,確保氹仔舊城區及大三巴鄰近地區的人流及交通有序通行,特區政府聯合商會社團於10月1日至7日期間每日中午12時至晚上7時在兩區分別設置臨時行人專用區。離島工商聯理事長阮若華受訪表示,本次臨時步行區整體情況良好,除了有一天因颱風影響導致人流回落外,其餘時段客流穩定,區內客量日均超過3萬人次,與今年“五一”假期臨時步行區水平大致相若。有不少遊客稱讚賞區內的友善措施,直言“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進一步提升了舊城區的對外知名度。他提到,受當前經濟環境影響,旅客人均消費表現不算理想,目前商會正收集相關數據,評估社區經濟狀況。對於未來規劃,建議臨時步行區固定在農歷新年、“五一”、“十一”等大節假日設置,結合節慶特點深化主題運營,通過差異化元素持續吸引遊客。
至於另一個設於關前後街的臨時行人專用區,未知是否事前預熱宣傳不足,商戶反映客流及生意未如預期理想,認為區內並非巴士路線途經街道,希望當局在平時週末能繼續設置行人專區,逐漸打造為“週末步行街”,並增添表演活動及打卡裝置等引客,相信會更有助商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