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香港中通社10月7日消息,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當日發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達33,387億美元,較8月末上升165億美元,增幅0.5%,連續兩個月站上3.3萬億美元,創下2015年12月以來新高。
國家外匯局指出,9月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美元指數小幅震蕩,疊加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動等因素,推動外儲規模上升。同時,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為外儲穩定提供堅實支撐。
專家分析,美聯儲重啟降息向全球釋放流動性,帶動全球股市和債市“雙強”。9月,美國標普500指數上漲3.5%,日經225指數漲5.4%,歐洲斯托克指數漲1.2%,以美元計價的全球債券指數亦上漲0.7%,對中國外儲形成正向估值效應。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金融資產價格回升是外儲增長主因。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已充分定價,美元指數9月基本持平,匯率折算影響中性,資產價格成為主導因素。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外儲創新高反映中國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持續增強。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連續第11個月增持黃金儲備。截至9月末,中國黃金儲備達7,406萬盎司,環比增加4萬盎司。9月倫敦現貨黃金價格上漲11.6%,創2009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
專家指出,在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國際環境複雜多變背景下,優化儲備資產結構尤為重要。王青表示,央行持續增持黃金釋放出推進國際儲備多元化、提升抗風險能力的明確信號。展望未來,隨著金融市場開放深化、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疊加經濟基本面支撐,中國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