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聯合國10月6日消息,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當日在第80屆聯合國大會第六委員會“消除國際恐怖主義的措施”議題下發言時說,恐怖主義是人類公敵。當前,國際局勢動盪加劇,戰爭衝突此起彼伏,恐怖主義活動蔓延升級,恐怖主義威脅在全球回潮,國際反恐形勢更加嚴峻複雜。中方就消除恐怖主義提出三點主張。
反恐不能雙標更不能選擇性
中方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治理倡議,倡導國際社會以共贏思維應對複雜交織的安全挑戰,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共同應對恐怖主義等全球性挑戰。本著上述理念,中方主張:
第一,堅持統一標準,凝聚國際反恐合力。各國應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攜手打擊一切形式和表現的恐怖主義,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的安全,構築國際反恐統一戰線。反恐不能採取雙重標準,更不能選擇性反恐。中方反對將恐怖主義與特定國家、民族或宗教掛鉤,反對將反恐問題政治化、工具化。
第二,堅持國際法治,完善反恐法律框架。反恐應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落實安理會和聯大相關決議以及《聯合國全球反恐戰略》,打擊所有被安理會列名的恐怖組織和個人,維護和加強聯合國在國際反恐合作中的中心協調作用。中方支持聯大六委推進制定《關於國際恐怖主義的全面公約》。各方應共同反對打著反恐旗號濫用武力、侵犯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侵犯基本人權。
第三,堅持系統觀念,打好國際反恐組合拳。消除恐怖主義應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注重剷除恐怖主義根源。要和平解決爭端,化解矛盾分歧,平息戰爭衝突,不給恐怖分子以乘亂之機。要重視發展問題,加快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打破貧窮與恐怖主義之間的惡性循環。要堅持科技賦能,加強應對“數字恐怖主義”等新威脅,提升全球南方國家反恐能力建設。中方呼籲各國加入《聯合國打擊網路犯罪公約》,推動《公約》為打擊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實施恐怖活動提供助力。
籲將兩勢力列入制裁名單
耿爽強調,中國是恐怖主義的受害者。“東伊運”是安理會列名的國際恐怖組織,曾在中國境內製造多起恐怖襲擊,仍在敘利亞、阿富汗等地持續活躍。安理會1267委員會監測小組報告指出,“東伊運”僅在敘利亞境內就有數千名武裝分子。秘書長近期報告還顯示,“伊斯蘭國”、“基地”組織、“巴塔”、“俾路支解放武裝”及其“馬吉德旅”等恐怖組織在全球多地加大勾連,製造了一系列嚴重恐襲事件。中方呼籲各方採取有效行動,共同打擊並剷除“東伊運”等恐怖勢力,特別是要將“俾路支解放武裝”及其“馬吉德旅”列入制裁名單。
耿爽指出,作為國際反恐事業的支持者和貢獻者,中方積極開展雙邊和多邊合作,持續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加強反恐能力建設,包括通過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支援薩赫勒地區國家反恐行動、資助聯合國反恐辦在肯尼亞設立辦事處、幫助非洲國家利用無人機技術增強反恐能力等。
耿爽最後表示,中方願與各方一道,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下,落實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治理倡議,共同推進國際反恐事業,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作出努力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