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首頁» 上任未滿一個月 法國總理勒科爾尼辭職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上任未滿一個月 法國總理勒科爾尼辭職
【發佈日期】2025-10-07 01:10:41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中新社巴黎及香港中通社10月6日消息,法國總統府當日發佈公告說,總統馬克龍已批准總理勒科爾尼遞交的辭呈。

辭職消息加劇法金融市場震盪

 

勒科爾尼當日上午前往總統府,向馬克龍提交了辭呈。勒科爾尼由此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在任時間最短的總理。

勒科爾尼辭職後在總理府發表數分鐘講話,表示目前領導政府難度很大,並承認組閣的過程並不順利。他說,政府已經準備就重要議題作出妥協,但反對派“假裝視而不見”。

儘管法國輿論對勒科爾尼政府的前景不持樂觀態度,但勒科爾尼就任總理尚未滿一個月、其政府剛剛組建便辭職仍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法國共和黨、社會黨等黨派6日將分別開會研究政局變化。

由於勒科爾尼辭職,原定於同日舉行的多場新部長權力交接儀式被取消。勒科爾尼原計劃於7日在國民議會公佈新政府施政綱領,目前看很可能也將取消。

勒科爾尼9月9日被任命為新政府總理,接替因未能通過國民議會信任投票而辭職的前總理貝魯。

勒科爾尼辭職的消息迅速波及金融市場,加劇法國股市和債市震盪。據法國媒體報道,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6日盤中飆升逾9個基點,突破3.6%,逼近2011年歐債危機期間的高位。市場人士指出,國債收益率上行意味著投資者對法國債務風險的擔憂加深。

法國股市同樣受到衝擊。法國巴黎股市CAC40指數開盤下跌2%。相比之下,其他歐洲主要股指相對平穩。

法國《回聲報》認為,總理辭職使2026年財政預算案的推進再度擱淺,財政整頓前景堪憂。

今年9月,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以政治動蕩持續、預算法案久拖未決、債務水平持續上升為由,將法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AA-”下調至“A+”。

突顯法國正陷入三重危機

 

新總理勒科爾尼倒台之快震驚各界。這不僅突顯法國當前治理體系的深層危機,也標誌著總統馬克龍政治威信的進一步崩塌。

針對此一突發局勢,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6日對中通社表示,勒科爾尼的任命從一開始就埋下失敗的種子。2024年國民議會選舉後,馬克龍所屬的“復興黨”失去絕對多數,被迫與其他政黨協商組閣。在此背景下,前兩任總理候選人皆來自馬克龍的盟友陣營,但均因無法獲得議會多數支持而倒台。

“按常理,第三次任命時,馬克龍至少應擴大執政聯盟,例如拉攏社會黨或與極右翼國民聯盟結盟的小黨,以擴大政治基礎。但他卻反其道而行,再度任命自己政黨的核心成員勒科爾尼,這對反對黨而言無異於一種公開挑釁。”宋魯鄭強調。

勒科爾尼自2022年5月起擔任國防部長,是馬克龍2017年上台以來唯一持續在政府任職的部長,被視為其最忠實的盟友。此舉不僅未能緩和政治對立,反而加劇了議會各派對馬克龍“一意孤行”的不滿。

5日晚,勒科爾尼辭職前夜,馬克龍剛在勒科爾尼建議下任命了新內閣主要成員。新內閣與上屆人員組成相差不大,招致部分政黨不滿。宋魯鄭分析,這種“老人回鍋”的安排,使反對派普遍認為馬克龍毫無妥協意願。

更令外界震驚的是,前財政部長勒梅爾被重新任命為國防部長。勒邁赫因被指與法國財政失控有關,一年多前曾宣佈退出政壇,如今卻以“國家需要”為由重返權力核心。此舉不僅遭極左翼“不屈法蘭西”和極右翼“國民聯盟”猛烈抨擊,就連馬克龍長期試圖拉攏的中右翼政黨“共和黨”也表達強烈不滿。

除了人事問題,政策層面的僵化更是致命傷。宋魯鄭指出,勒科爾尼政府延續了貝魯提出的2026年財政預算草案,堅持財政緊縮路線,未對左翼或右翼提出任何實質性妥協。

“在議會無多數的情況下,若不能在政策上做出重大調整,哪怕只是象徵性讓步,政府根本無法生存。”他強調,馬克龍既不願擴大執政聯盟,又拒絕調整政策,等於主動將自己推向政治絕境。

宋魯鄭認為,此次政府迅速倒台事件,對法國政治體制的衝擊極為深遠。“這在第五共和歷史上前所未有,心理層面的震撼遠超制度本身。它不僅暴露了馬克龍領導力的嚴重衰退,更突顯法國正陷入政治、經濟與社會動盪的三重危機。”

面對空前危局,馬克龍仍有三條可能的出路:一是再次解散國會,但此舉風險很大,可能性很小;二是任命左派候選人或極右國民聯盟結盟的小黨出任總理;三是繼續任命自己陣營候選人,在政策上做重大讓步。但宋魯鄭指出,這涉及到馬克龍的政治遺產,所以可能性也非常低。

“我認為最可能的選擇,是任命一位社會黨政治人物出任總理。”宋魯鄭分析,社會黨雖已式微,但作為曾兩度執政的傳統政黨,在第五共和框架下仍具可接受性。此前貝魯倒台時,黨內已有此建議,只是當時遭到內政部長等強硬派反對。如今三度失敗,反對聲浪應會減弱。但即使如此,馬克龍仍面臨兩難:若在政策上大幅讓步,將損害其“政治遺產”;若繼續僵持,則政府難以穩定。“距離他2027年卸任僅剩一年多,他現在最關心的不是治理國家,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歷史評價。”宋魯鄭說。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mo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