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日前在立法會舉行的社會文化範疇施政方針辯論會上透露,居住於內地的澳門居民醫療保險津貼將擴展至廣東省全省,並考慮選擇澳門居民居住人數較多的第二大省份作為試點,進一步擴大醫保津貼的適用範圍。衛生局局長羅奕龍昨日受訪指,目前已與廣東省醫保局積極溝通,有信心在今年內完成醫保津貼擴展至廣東省全省,同時也會與澳門人較多的第二省份福建省溝通相關數據,推進相關工作。
早前衛生局公佈的《<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跟進及評估報告2021-2023》就吸煙者於行人道上邊走邊吸煙(俗稱“火車頭”),以及新型煙草或非煙草製品等問題作出分析,建議研究在部分街道、廣場實施只可在特定位置吸煙,禁止新型或再流行的煙草或非煙草製品(如中東式水煙、草本煙),引入煙草產品“素包裝”,適時進一步加強規管電子煙等。
羅奕龍表示,進一步擴大室外禁煙範圍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延續原有定義特定禁煙地點的方式,如學校、托兒所門口以及巴士站等區域,劃定範圍禁止吸煙;二是針對街道、廣場這類較大區域,創新設立“禁煙區域”模式,在區域內設置專門吸煙點,平衡吸煙人士需求與非吸煙者健康權益。有關模式推行前,衛生局將聯合相關權限部門研究選取試點,明確範圍界定與標識設置,確保市民和旅客清晰知曉操作方式,目前具體試點區域尚在與其他部門商討中,確定後會及時向市民公佈並徵求意見。
羅奕龍指出,隨著室外禁煙範圍逐漸擴大,單純增加控煙工作人員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擴大禁煙範圍的同時,亦會鼓勵市民相互監督,如在公園等公共場所,市民發現有人違規吸煙可進行善意提醒,形成互相尊重的社會文化,讓吸煙者尊重他人健康權益,共同維護良好生活環境。
至於引入煙草產品“素包裝”(煙草製品標準化包裝,即無品牌裝飾的平裝)方面。羅奕龍指,鑒於全球經驗顯示煙草製品標準化包裝能有效降低青少年嘗試吸煙的可能性,澳門雖暫未確定實施時間表,但已著手加緊開展前期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