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友誼大橋澳門往氹仔方向近氹仔橋面昨日上午發生電單車輾到貨車掉落木板而自炒的意外,電單車女司機倒地受傷,送院時清醒程度下降。警方跟進調查後,已根據大橋規章檢控涉事貨車的60多歲本地男司機。
事發於昨日上午10時許,消防及治安警接報,友誼大橋澳門往氹仔方向近氹仔橋面有一輛電單車自炒。消防人員到場處理後,發現24歲的電單車女司機後枕裂傷及左腳掌擦傷,清醒程度下降,將其送往山頂醫院搶救。網上流傳的疑似該宗交通事故現場圖片顯示,電單車女司機平躺在橋面上,似乎失去知覺。受意外影響,事發路段交通一度短暫擠塞,半小時後逐步回復正常。
治安警對事故進行調查後,發現事發前有一輛重型貨車由友誼大橋澳門往氹仔方向行駛時,車上的木板跌落橋面,約3分鐘後,駛至相關橋段的電單車女司機輾到木板,導致人車倒地。事後,警方通知涉事貨車的60多歲本地男司機到警局協助調查,對其在友誼大橋上掉落貨物作出檢控。
根據第70/95/M號《嘉樂庇大橋、友誼大橋及引橋規章》第17條,在大橋及引橋上,禁止通行流出液體之車輛,或禁止通行運輸可因行進而掉落材料或易被風吹落材料之車輛,違者科以澳門幣2,500元至12,500元之罰款,並須賠償由此造成之損害。事實上,過往亦曾發生貨車在載貨時有物件散落至公共道路引致意外的個案,當局呼籲運載貨物的車輛必須綑紮妥當,有需要時,應把貨物蓋好,切勿令貨物掉落對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不便和危險。
治安警察局早前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交通事故最多的地點為友誼大橋,共476宗,平均每日至少一宗。而友誼大橋今年1月亦合共發生37宗交通意外,同樣成為全澳之最。
對於如何改善交通事故多發地的交通安全,治安警察局表示,局方會分析交通事故數據,歸納交通事故多發地,審視現場環境並向相關部門提供優化道路設施的建議,希望消除交通上的安全隱患;同時強調,會以不定時、不定點方式打擊違規駕駛行為,提高阻嚇性,保障行人和駕駛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