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廣州4月8日消息,廣州市委金融辦透露,廣州於當日正式印發出台《廣州市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以下簡稱“併購重組十條”)。
據統計,截至目前,廣州市境內外上市公司238家,總市值約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A股上市公司154家,總市值約1.9萬億元,上市公司主要來自電子設備製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化學化工製造、專用設備製造、生物醫藥、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等行業。2024年以來,廣州市約50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涉及產業整合的併購重組事項,其中重大資產重組4單。
“併購重組十條”從十個方面明確廣州市支持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集團併購重組的重要任務。其中包括推動上市公司、大型企業集團圍繞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展併購;構建併購重組庫,動態儲備併購重組的“意向庫”和“標的庫”,提高併購重組的效率效能;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組合融資工具,做大做強併購類基金等方面。
同時,提升併購重組的監管包容性,依法依規對國有企業涉併購重組事項進行包容審慎監管;加大對併購等資本運作人才的培養力度,建立與國際市場跨境併購資源的交流機制。
廣州市委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將積極推動“併購重組十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推動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集團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躍升,通過併購重組實現創新技術融合發展、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產業深度轉型,逐步提高盈利能力、綜合競爭力和產業鏈主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