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jpg)
【本報綜合報道】據香港中通社11月10日消息,當地時間11月9日晚,美國國會參議院以60票贊成、40票反對,通過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的程序性投票,標誌著這場創紀錄的41天政府停擺危機迎來實質性突破。
此次投票的關鍵在於共和黨成功爭取到7名民主黨人及1名無黨派議員支持,打破了圍繞《平價醫療法案》(奧巴馬醫保)的長期膠著。爭議核心是民主黨要求延續醫保補貼,共和黨則批評此舉“讓保險公司牟利”,主張直接發放補貼由民眾自主選醫保。經多日拉鋸,7名溫和派民主黨人最終妥協,為法案推進鋪平道路。
法案內容包括:為大部分聯邦機構按現有水平撥款至2026年1月30日,保障農業部、退伍軍人事務部及軍事項目等全年經費,並為“補充營養援助計劃”(低收入群體福利)提供全年資金——該項目此前因停擺“斷糧”曾引發廣泛擔憂。
參議院投票後宣佈休會至10日上午11時(香港時間午夜12時),隨後將正式表決法案。預料通過後,本週稍晚眾議院將審議,最終由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若一切順利,聯邦政府各部門最快下週復工,結束自10月1日起的長達41天停擺。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批評民主黨“利用停擺要挾”,稱其“強迫共和黨延續奧巴馬醫保補貼”,強調“補貼應直接給民眾,讓他們選更好的醫保”。他同時表示,政府重啟後將推動兩黨合作解決醫保等核心問題,既展現對民主黨策略的不滿,也為後續協商留空間。
持續41天的停擺已造成嚴重影響:超80萬聯邦僱員無薪工作或休假,國家公園垃圾堆積,9日當天近2,900架次航班取消、超萬架次延誤,經濟損失預估超千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