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中山6月30日消息,今年6月30日是深中通道通車一周年,截至當日下午3時,一年來總車流量超過3,155萬車次,日均超過8.64萬車次,約佔珠江口日過江總車流量的五分之一。
目前,深圳、中山兩市簽訂戰略協作框架協議以及六個領域的50餘份細化協議。“我們規劃建設總面積66平方公里的深中經濟合作區,目前兩市已共同啟動合作區綜合規劃編製,將明確空間、產業規劃等內容。”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成員、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黃振輝說,深圳、中山加強營商環境一體化建設,已實現735項政務服務“深中通辦”。
一年來,珠江西岸旅客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乘機人數實現翻倍式增長。在中山翠亨新區馬鞍島海邊,新形成的“深中通道日出觀賞點”深受市民喜愛,成為網紅打卡點。據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統計數據,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中山累計接待遊客2,520.97萬人次,同比增長26.94%;實現旅遊收入216.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47%。
同時,中山銜接深圳的產業政策,深度參與深圳產業鏈分工,協同發展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引進深圳的數字和設計資源,賦能中山製造業轉型升級,探索構建“深圳研發、中山轉化”區域創新協作格局。2024年,深圳中山技術合同交易額同比增長近8成。
此外,廣東交通集團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島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跨江通道科普基地,該基地有望今年內對外開放,首期開放研學服務體系。後續還將逐步拓展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服務配套於一體的綜合性文旅功能,如開展海中看大橋、低空觀光飛行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