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國家海關總署的大力支持下,即日屠宰即日銷售的“生鮮雞”將由明日首發供澳。據了解,為讓“生鮮雞”出廠後能夠盡快運抵本澳市場,回應本澳居民食鮮雞的飲食習慣,粵澳雙方協調相關的快速通關及優先檢驗檢疫流程,確保由出廠至到達澳門口岸並完成檢疫通關時間控制在1.5小時內,以保障生鮮雞的品質和衛生。此外,供澳“生鮮雞”佩有標示屠宰日期的鼻環,外包裝上亦須印有產品資訊、屠宰日期及時間等。市政署提醒消費者應光顧持有零售鮮活食品場所登記證明的商戶或街市攤檔,購買前先檢查包裝是否完整及留意生產日期及時間。
全程冷鏈配送佩出廠日期鼻環
市政署昨日安排本澳傳媒赴珠海斗門參觀供澳“生鮮雞”的生產廠房,了解生產流程及檢驗檢疫通關安排。據介紹,供澳“生鮮雞”是即日屠宰即日銷售的鮮活食品,在內地完成屠宰後立即以冷鏈運輸車運載,由出廠至上市銷售全程冷鏈配送,以確保安全衛生。為方便本澳消費者識別,“生鮮雞”上佩有印有屠宰日期的鼻環,外包裝上亦須印有產品資訊、生產日期及時間等,且須貯存及展示於冷藏櫃內。零售時必須保留生鮮雞的原包裝,並根據食用安全及衛生要求銷售,以保障消費者的食用安全。
首批供澳生鮮雞預訂千八隻
市政署食品安全廳廳長張桂達回應傳媒提問時稱,南光集團目前以先行先試方式推出“生鮮雞”,但強調供應市場開放,任何經營者只要符合衛生要求和出口資質,市政署亦很歡迎。他又稱,現時本澳日常每日約有15,600隻冰鮮雞供澳,當局會視乎“生鮮雞”市場反應,配合相關工作。南光物流助理總經理關敏儀表示,根據目前的預訂數量,首批將有 1,800隻“生鮮雞”供澳,可供應食肆和餐廳選用。
市政署已制定《零售生鮮雞的衛生指引》,要求運輸、貯存、展示及售賣生鮮雞的食品衛生與注意事項,並和業界舉行講解會,呼籲業界做好預先評估,市政署持續對零售鮮活食品場所進行不定期衛生巡查及抽樣監察,以保障本澳鮮活食品安全。
基於公共衛生考慮和禽流感防疫需要,本澳自2017年起有效實施“人禽分隔”措施,並以冰鮮禽取代活禽供應。市政署表示,會繼續積極與內地相關部門加合作,關注多元鮮活食品輸澳,亦鼓勵本澳業界積極開拓貨源,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穩定的鮮活食品及食用農產品。